史记中大禹治水的主要内容 史记中大禹治水的故事读后感
一、史记卷—玉帝本纪·大禹治水,讲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故事
禹为鲧之子,又名文命,字高密。相传生于西羌(今甘肃、宁夏、内蒙南部一带),后随父迁徙于崇(今河南登封附近),尧时被封为夏伯,故又称夏禹或伯。是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同时也是奴隶社会的创建者。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难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音gǔn)。
尧对鲧不大信赖。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刻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由于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局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改变了他父亲的行为,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仅仅三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忍着真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挤得特别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起水灾来。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大众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定海神针。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
二、介绍中国5000年历史的书
上下五千年 这个比较好懂
司马迁的这个不太好懂,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元狩元年将近三千年的历史。 二十四史 序号 书名 作者 卷数 1 史记 西汉·司马迁 130 2 汉书 东汉·班固 100 3 后汉书 南朝宋·范晔 120 4 三国志 西晋·陈寿 65 5 晋书 唐·房玄龄等 130 6 宋书 南朝梁·沈约 100 7 南齐书 南朝梁·萧子显 59 8 梁书 唐·姚思廉 56 9 陈书 唐·姚思廉 36 10 魏书 北齐·魏收 114 11 北齐书 唐·李百药 50 12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 50 13 隋书 唐·魏征等 85 14 南史 唐·李延寿 80 15 北史 唐·李延寿 100 16 旧唐书 后晋·刘昫等 200 17 新唐书 宋·欧阳修、宋祁 225 18 旧五代史 宋·薛居正等 150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74 20 宋史 496 21 辽史 116 22 金史 135 23 元史 明·宋濂等 210 24 明史 清·张廷玉等 332 估计是看不完的,也不容易看懂.虽然有白话文的出版,然而好贵好贵. 还是推荐吧
三、桃花菊花什么时候开谜语
猜什么?没说。不过从谜面看来,猜古籍名一或中国古代历史时期一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是的话,谜底是《春秋》或“春秋”。由于桃花什么时候开?春天。菊花什么时候开?秋天。因此谜底是《春秋》或“春秋”。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其中一个。第一部华夏民族编年史兼历史散文集。作为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起讫,一般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四、初一上册的历史书第一页讲的是什么
北京人啊,山顶洞人啊,元谋人啊,河姆渡人啊,即他们的文化发掘地点,但第一页嘛,应该是向你介绍历史啊,目录。。。。。。或第一页是元谋人的
五、初一上学期的历史书主要讲什么???
初一上学期的历史,讲的是中国古代史的上半分,从中国古代人类进化开始,讲到南北朝。以政治史为主,穿插了各时期的经济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