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望梅止渴明白了什么道理 读了望梅止渴你有什么启示

读望梅止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至少写三点)

1.“望梅止渴”之事表现出曹操一个机智聪明,善于思索,懂得变通的人。

2.“望梅止渴”讲了一个典型的心理暗示影响。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3.“望梅止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遇到不顺利的事务时,心里可不断默念鼓励自己的话。当遭遇困难和打击时,应对自己说“我能行”,“我能做好”,这样的自我暗示力量必将为自己增添战胜困难的勇气 。

望梅止渴的故事150字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第三次越巢湖伐吴,七月天气炎热,行军途经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士兵口渴难熬,曹操站在山道上指着前面遥远的地方说:“前有大梅林”,士兵争先恐后地前进,其实此山过去十几里是濡须河中游,很快有了充足的水源,士兵们虽然被骗依然很高兴。

成语解释: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梦想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读音:wàng méi zhǐ kě

出处: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白话释义:魏武帝旅行,失去水源,军队都渴,于是命令说:‘前有大梅林,梅子,酸又甜,可以解渴。士兵听了’,口水都流出来,乘此得以和前源。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画饼充饥

读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白话释义:选举不要取有名字,名字像地上画饼,不可吃了。

2、纸上谈兵

读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解释: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学说,不能解决实际难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赞 (0)
版权声明